平行軌跡|DAY2 · 山與心的迴響

一個半月前,瑩瑩忽然對我說:「我想去九寨溝。」 我接了一句:「選個週末」 她拿起日曆翻了翻,停在十一月的格子上,說:「難道...11月的..週末?」 我笑著回應:「對啊,1、2號,我能一起嗎?」 很快,她就叫上了PP和灰原——一趟秋日的九寨溝之行,就這樣在幾句輕鬆的對話裡立了約,像一顆種子落進心底,靜等發芽。 10月31日晚,我從上海飛到成都,他們三個從深圳飛來。抵達已經很晚了,成都東站附近的酒店成了我們短暫的落腳點。時間不多,留給我們只能是一個安穩的睡眠和稍許的預熱。

清晨五點的鬧鐘,比平常響得更清澈。大家半瞇著眼集合,五點半出發,乘高鐵向黃龍九寨進發。窗外的景色從灰藍的天色,漸漸染上了金黃與純白:藏寨煙火、遠處雪山、近處彩林,像翻頁般滑過,伴著連連的驚嘆,不知是為了風光,還是為了此刻心中那點悸動。

到九寨溝後,先把行李丟進酒店,沿著去景區的路邊買了麥當勞。紙袋裡混著暖意,笑聲卻不斷溢出。PP和灰原舉著相機,忙著捕捉某個恰好的角度;我和瑩瑩用 Pocket 3 拍攝著日常片段,試著把今天的色彩裝進口袋裡。

景交車沿著右線一路開向原始森林,彩池的藍綠濃得像顏料盤打翻,偶爾閃過光。我們從原始森林一路走到熊貓海、五花海、珍珠灘、鏡海。珍珠灘邊,灰原突然提議公放《敢問路在何方》,歌聲在山谷裡跑了一圈——大家不由自主笑成一團,山水的回聲混進了歡叫聲裡,也許,還有一點點心的迴響。

長海、五花池原本在計劃裡,但車已經停運,只能被迫離開景區。在出景區的路上,又遇見了老虎海——像是它在提醒我們:旅途總有未曾預備的相遇。

離開後,打車成了小小的挑戰。乾脆走路去一公里外的火鍋店。路上吃到了青稞餅,溫熱的香氣像給腳步加了速。晚餐是菌子犛牛火鍋,店家招待了犛牛酸奶——酸甜裡藏著今天的疲憊,和無法言說的滿足。

再次找車依舊不易,幸運的是攔到了一輛的士,以20塊送我們到酒店附近。堵車中提前下車,意外發現了想買的明信片和冰箱貼——也許這就是旅行的另一條平行軌跡,不在計劃表中,卻能讓人記住。

夜歸後,大家圍在中庭聊天、翻看今天的好照片,笑聲和燈光交織,直到一點才散去。那一刻,我知道,有些旅途不僅留在相機鏡頭裡,也會在心裡長久停留——山與心的回聲,亦是人與人之間的回聲。
次日,早起趕路,黃龍九寨站到成都東,再到天府機場,每一步都拉近了分別的時刻,也讓曾並行的軌跡在這一天畫上暫時的句點。我們沒有刻意告別——因為或許下一段平行軌跡,已經悄悄在前方等著。